搜索
首页 《得李殿丞端州砚》 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

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

意思:南诏蛮军匠加工为砚,汉官要求花钱。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得李殿丞端州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鲛龙所窟处,其石美且坚》是一首描绘石头和其工艺制品的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鲛龙所窟处的石头,赞美了其美丽和坚硬的特点。鲛龙是传说中的神秘生物,窟处则暗示了石头的珍贵和稀有。这种描述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想象,也暗示了石头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当地的工匠如何将这种石头加工成砚台,并引起了官方的关注。这里的“蛮匠”和“汉官”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域和时代的工匠和官员,他们共同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技艺的精湛。而“斲”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工匠的工艺过程,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石头被雕琢成砚台的过程。 随后,诗人描述了砚台在都邑中的受欢迎程度,人们争相乞求这种瓦砖大小的砚台。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砚台的价值和受欢迎程度。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岂识万里险,谬窃好事传”两句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反思。这里“万里险”象征着艰难险阻,而“谬窃好事传”则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误解和错误认知。诗人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不要盲目追求和传播不实信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和其工艺制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不要盲目追求和传播不实信息。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鲛龙所窟处,其石美且坚。
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
持归向都邑,争乞如瓦砖。
岂识万里险,谬窃好事传。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汉官

    读音:hàn guān

    繁体字:漢官

    意思:(汉官,汉官)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汉人官吏。
      ▶《元史•祭祀志五》:“集贤院奏遣汉官,翰林院奏遣蒙古官,出玺书给驿以行。”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

  • 费钱

    读音:fèi qián

    繁体字:費錢

    短语:遗产税 抚养费 会费 军费 遣散费 水费 赡养费 广告费 租费 律师费 杂费 加班费 诉讼费 电价 服务费 经费 手续费 学费

    英语:c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