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
意思:南诏蛮军匠加工为砚,汉官要求花钱。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得李殿丞端州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鲛龙所窟处,其石美且坚》是一首描绘石头和其工艺制品的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鲛龙所窟处的石头,赞美了其美丽和坚硬的特点。鲛龙是传说中的神秘生物,窟处则暗示了石头的珍贵和稀有。这种描述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想象,也暗示了石头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当地的工匠如何将这种石头加工成砚台,并引起了官方的关注。这里的“蛮匠”和“汉官”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域和时代的工匠和官员,他们共同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技艺的精湛。而“斲”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工匠的工艺过程,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石头被雕琢成砚台的过程。
随后,诗人描述了砚台在都邑中的受欢迎程度,人们争相乞求这种瓦砖大小的砚台。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砚台的价值和受欢迎程度。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岂识万里险,谬窃好事传”两句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反思。这里“万里险”象征着艰难险阻,而“谬窃好事传”则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误解和错误认知。诗人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不要盲目追求和传播不实信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和其工艺制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不要盲目追求和传播不实信息。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