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汴水》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

意思:千里通渠竟达河,百姓劳役怨恨之声多。

出自作者[宋]易士达的《汴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批评。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描绘了当时大运河开凿的规模和影响。大运河的贯通,使得千里之遥仿佛近在咫尺,然而这背后是无数百姓承受着繁重的劳役,怨声载道。 “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锦帆指的是华丽的船帆,龙舟则象征着帝王的尊严。诗人用“锦帆不送龙舟返”描绘了隋炀帝巡游江都的场景,暗示了隋朝的覆亡。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灭,自己也落入了巨大的波涛之中。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画卷,表达了对滥用民力、奢侈无度行为的批判。同时,也警示后人,应该以民为本,珍惜民力,否则将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
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

关键词解释

  • 力役

    读音:lì yì

    繁体字:力役

    英语:power service

    意思:
     1.以武力征伐。
      ▶《谷梁传•僖公十九年》:“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范宁集

  • 怨声

    读音:yuàn shēng

    繁体字:怨聲

    英语:wail

    意思:(怨声,怨声)

     1.怨恨之声。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治国以礼,民无怨声。”
      ▶清·李渔

  • 万民

    读音:wàn mín

    繁体字:萬民

    意思:(万民,万民)
    广大百姓。
      ▶《易•谦》:“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史记•蒙恬列传》:“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通渠

    读音:tōng qú

    繁体字:通渠

    意思:
     1.开通河渠。
      ▶《史记•河渠书》:“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2.畅通的河渠。
      ▶南朝·陈·张正见《帝

  • 民力

    读音:mín lì

    繁体字:民力

    英语: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

    意思:
     1.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左传•昭公十三年》:“令尹子期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