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中留徐七贲》 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

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

意思:试着问他要回到城,谁家借蓑衣斗笠?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雨中留徐七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夜晚的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关怀。 首句“江寒宿雨在,落叶满村湿”直接描绘了乡村夜晚的环境。江水寒冷,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雨夜的潮湿。而“落叶满村湿”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落叶满地,湿漉漉的,给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感觉。 “留君系君艇,莫犯风潮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诗人希望友人的船只停留在村庄附近,不要冒险在风潮急的情况下离开。这里既体现了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是诗人的提问,他询问友人是否想回城,如果需要,他可以帮忙借蓑笠。这一问既表达了诗人的关心,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因为蓑笠是乡村常见的防雨工具。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乡村生活的简朴和纯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寒宿雨在,落叶满村湿。
留君系君艇,莫犯风潮急。
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蓑笠

    读音:suō lì

    繁体字:蓑笠

    英语:straw or palm-bark rain hat

    意思:(参见簑笠)
    蓑衣与笠帽。
      ▶《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蒿车载蓑笠。”

  • 试问

    读音:shì wèn

    繁体字:試問

    短语:请问 借光

    英语:may I ask

    意思:(试问,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晋书•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