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 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

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

意思:我有愁丝络鳌极,我丝风剪推梅枝。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环天持轴促留题,如翅之云覆墨池。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从标题来看,这首诗似乎是在描述一种宏大的场景,并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宏伟事物的深深忧虑和热爱。 首句“环天持轴促留题”,这里的“环天持轴”可能指的是一种天象,描绘的是天空中云彩环绕的景象,而“促留题”则可能暗示诗人被这种景象深深吸引,以至于他想要留下这个场景,并为此题诗。 “如翅之云覆墨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形状和颜色,仿佛是翅膀一般,而“墨池”则可能指的是一个水池,其颜色如同墨水一般深黑。这一句进一步强化了天空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表达了诗人对某种宏大事物的深深忧虑和热爱。诗人用“愁丝”来形容自己的思绪,而“络鳌极”则可能暗示诗人想要用丝线将这个鳌极(即天宫)缠绕起来,以保护它免受伤害。而“余丝风翦推梅枝”则可能暗示诗人希望用剩余的丝线将梅枝修剪成美丽的形状。这表达了诗人对宏大事物的深深热爱和保护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天空的壮丽景象和表达对宏大事物的深深忧虑和热爱,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即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护和爱护美好的事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环天持轴促留题,如翅之云覆墨池。
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丝络

    读音:sī luò

    繁体字:絲絡

    意思:(丝络,丝络)

     1.接连不断。
      ▶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丝络送八珍。”
     
     2.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
      ▶巴金《

  • 愁丝

    读音:chóu sī

    繁体字:愁絲

    意思:(愁丝,愁丝)
    白髮。
      ▶唐·李廷璧《愁诗》:“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