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方壶自咏》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

意思:一个性格也没有我,五行何况其他。

出自作者[宋]汪莘的《方壶自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无象始无假,有形斯有邪。 盈虚怜日月,聚散笑烟霞。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 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无象始无假”,这是对世界本源的探讨。在诗人的眼中,世界是无形的,没有真实的形状和形态,因此也就没有虚假和伪装。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世界本质的深刻理解,即世界是超越物质和表象的,它是一种超越感官和理解的神秘存在。 接着,“有形斯有邪”表达了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诗人看来,只要有物质存在,就会有各种形态和性质的存在,而这些存在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和矛盾。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深刻理解,即物质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它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应对。 “盈虚怜日月”和“聚散笑烟霞”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诗人认为,盈亏和变化是自然的规律,日月交替、季节更迭、生死轮回都是自然的现象。而聚散也是自然的规律,云聚为雨、云散为风、云消雾散都是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理解,即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它们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最后,“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和存在的理解。在诗人的眼中,人的本质就是一种“一性”,即一种超越物质和表象的存在。这种存在没有自我和意识,也没有任何形态和性质。诗人认为,既然人的本质如此,那么其他物质的存在也应该是如此。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和存在的独特见解,即自我和存在是超越物质和表象的,它们是一种超越感官和理解的神秘存在。 最后两句“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生命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没有人能够逃离火宅般的现实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既是我们的存在基础也是我们的存在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接受现实世界,并从中寻找意义和价值。而牛车则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方式,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生命、自我和存在的深刻理解和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这些理解和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也启示着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象始无假,有形斯有邪。
盈虚怜日月,聚散笑烟霞。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
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

关键词解释

  • 无我

    读音:wú wǒ

    繁体字:無我

    英语:anatta

    意思:(无我,无我)

     1.没有自我;没有我这个人。
      ▶《宋书•谢庄传》:“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

  • 五行

    读音:wǔ xíng

    繁体字:五行

    英语:the five elements

    意思:
     1.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 何况

    读音:hé kuàng

    繁体字:何況

    英语:much less

    意思:(何况,何况)

     1.《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南朝·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