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迁莺·顿消缘虑》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

意思:利如断晚霞落日余晖,名声像落花飞絮。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喜迁莺·顿消缘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淡然、超脱的态度,描绘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首先,诗的开头“顿消缘虑。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表达了作者突然意识到生活的繁忙和焦虑,就像梦蝶中的劳作一样,都是虚无的。他过着像鹌鹑一样简朴的生活,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这几句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他以简单的生活方式,摒弃了世俗的追求,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并没有让他感到空虚,反而让他感到充实和满足,因为他已经把生命的每一刻都用来享受生活,而不是追求虚无的名利。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名利的短暂和虚无。就像断霞的残照,落花飞絮一样,它们都是短暂的,无法永恒。这进一步强调了名利的虚无性,也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谁悟。独归去。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生活的理解。只有那些真正理解生活真谛的人,才能独自归去,去曹溪路收拾水云,过着超脱世俗的生活。这里,“曹溪路”象征着禅宗的曹溪门径,是通向超脱之路的象征。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这几句描绘了作者超脱世俗后的生活环境,竹林外的流泉,篱笆边的菊花,以及野棠树丛中的宁静之趣。这些自然元素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宁静和美感。 “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他像五柳先生一样,在船头吟咏着醉酒诗篇,对人间今古一笑而过。这里,“五柳”是陶渊明的象征,“吟醉”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最后,“欲分付。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感叹知音难觅。他希望把自己的生活理念传达给其他人,但无奈的是,烟波渺渺,知音何处?这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求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淡然、超脱的态度,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理念和人生观。它告诉我们,生活不仅仅是追求名利,更应该享受生活本身。只有理解了这个道理,才能真正地过上简单、自然的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顿消缘虑。
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
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
岂坚固。
似风中秉烛,枝头垂露。
谁悟。
独归去。
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
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
欲分付。
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

关键词解释

  • 利如

    读音:lì rú

    繁体字:利如

    意思: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解释:1.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造句:<

  • 残照

    读音:cán zhào

    繁体字:殘照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残照,残照)
    落日余晖。
      ▶唐·李白《忆秦娥》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元·王实甫《西厢记

  • 飞絮

    读音:fēi xù

    繁体字:飛絮

    意思:(飞絮,飞絮)
    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宋·辛弃疾《摸鱼儿》词:“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断霞

    读音:duàn xiá

    繁体字:斷霞

    意思:(断霞,断霞)
    片段的云霞。
      ▶南朝·梁简文帝《舞赋》:“似断霞之照彩,若飞鸾之相及。”
      ▶唐·张说《巴丘春作》诗:“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