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得故人书知未入京因寄》 曾约春深到凤台,君今不到只书来。

曾约春深到凤台,君今不到只书来。

意思:曾约春深到凤台,你现在不到只信来。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得故人书知未入京因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期待的诗。 首句“曾约春深到凤台,君今不到只书来”描述了诗人期待和失望的情绪交织的场景。诗人曾约朋友在春深的时候来到凤台,但朋友并未如约而至,只是寄来了书信。这里的“凤台”可能是诗人和朋友约定见面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心中一个美好的象征。这一句通过对比朋友的失约和诗人的期待,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和遗憾。 “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展开”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相思之情。书信中充满了离别的愁恨,诗人每次打开书信都会引发对朋友的思念。这里的“离恨”和“相思”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床头放”和“一度相思一展开”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不断加深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诗中的“凤台”、“离恨”、“相思”等词汇,既富有诗意,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失落,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待,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约春深到凤台,君今不到只书来。
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展开。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凤台

    读音:fèng tái

    繁体字:鳳檯

    解释:1.古台名。 2.泛指华美的楼台。

    造句:

  • 春深

    读音:chūn shēn

    繁体字:春深

    意思:春意浓郁。
      ▶唐·储光羲《钓鱼湾》诗:“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危

  • 不到

    读音:bú dào

    繁体字:不到

    英语:absent oneself from

    意思:
     1.不到达。
      ▶《诗•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
      ▶《儿女英雄传》第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