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兴一首》 殇子几曾知寿夭,死人安可语神仙。

殇子几曾知寿夭,死人安可语神仙。

意思:有几次知道长寿短命夭折的孩子,死的人怎么可以对神仙。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漫兴一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衰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首联“生在重华内禅前,红颜倏忽变霜颠。”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用“重华”和“内禅”这两个历史事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诗人用“红颜”和“霜颠”这两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青春的短暂和衰老的必然。 颔联“吾虽后辈识前辈,彼以小年疑大年。”表达了对于生命衰老的无奈和接受。诗人虽然是个后来者,但他明白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无情,他以一个小年的年龄质疑大年的意义,这无疑是对生命衰老的一种深刻理解。 颈联“殇子几曾知寿夭,死人安可语神仙。”是对生死哲学的思考。诗人认为,那些早逝的人,他们并不知道生命的短暂,而死去的人更不可能谈论神仙之事。这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以及对死亡的淡然接受。 尾联“何须求入耆英社,作老农夫也自贤。”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拒绝追求所谓的“耆英”,他选择做一个老农夫,也自认为是贤者。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然,他更愿意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衰老的深刻思考,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是一种深深的哲理思考,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在重华内禅前,红颜倏忽变霜颠。
吾虽后辈识前辈,彼以小年疑大年。
殇子几曾知寿夭,死人安可语神仙。
何须求入耆英社,作老农夫也自贤。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神仙

    读音:shén xiān

    繁体字:神仙

    短语:仙 菩萨 神灵 神明

    英语:(n) a supernatural or immortal being (i.e. fairy, elf, leprechaun)

  • 死人

    读音:sǐ rén

    繁体字:死人

    英语:defunct

    意思:
     1.已死的人。
      ▶《诗•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国语•晋语二》:“葬死者,养生者,死人

  • 殇子

    读音:shāng zǐ

    繁体字:殤子

    意思:(殇子,殇子)
    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成玄英疏:“人生在于襁褓而亡,谓之殇子。”
      ▶陆德明

  • 几曾

    读音:jǐ zēng

    繁体字:幾曾

    英语:When

    意思:(几曾,几曾)
    何曾,那曾。
      ▶南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宋·史达祖《临江仙》词

  • 夭死

    读音:yāo sǐ

    繁体字:夭死

    意思:早死。
      ▶《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唐·韩愈《原道》:“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
      ▶郭沫若《断断集•旋干转坤论》:“古今来的才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