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春南亭即事》 振衣惭艾绶,窥镜叹华颠。

振衣惭艾绶,窥镜叹华颠。

意思:振衣惭愧艾绶,照着镜子叹息华顶。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早春南亭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虚斋坐清昼,梅坼柳条鲜。节候开新历,筋骸减故年。振衣惭艾绶,窥镜叹华颠。独有开怀处,孙孩戏眼前》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并表达作者自身感受的诗。 首联“虚斋坐清昼,梅坼柳条鲜。”描绘了一个清静的斋室中,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窗外梅花初绽,柳条也变得新鲜娇嫩,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其中,“虚斋”暗示了作者此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清昼”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到来。 “节候开新历,筋骸减故年。”这两句诗点出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节候开新历”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春天的到来,而“筋骸减故年”则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身体状态不如以前的感叹。 “振衣惭艾绶,窥镜叹华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惭愧和无奈。“振衣惭艾绶”可能暗示作者感到自己的身体状态已经无法胜任一些工作,而“窥镜叹华颠”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衰老的感叹和无奈。 然而,尽管如此,“独有开怀处,孙孩戏眼前。”这两句诗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身体状态有所下降,但只要看到眼前活泼可爱的孙孩,就能让作者感到开心和放松。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生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作者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生的欣赏。尽管作者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无奈和惭愧,但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体现了人生的韧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虚斋坐清昼,梅坼柳条鲜。
节候开新历,筋骸减故年。
振衣惭艾绶,窥镜叹华颠。
独有开怀处,孙孩戏目前。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窥镜

    读音:kuī jìng

    繁体字:窺鏡

    意思:(窥镜,窥镜)
    照镜子。
      ▶《楚辞•九辩》:“今修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
      ▶《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身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 振衣

    读音:zhèn yī

    繁体字:振衣

    意思:抖衣去尘,整衣。
      ▶《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注:“去尘秽也。”
      ▶晋·陆机《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 华颠

    读音:huá diān

    繁体字:華顛

    意思:(华颠,华颠)
    白头。指年老。
      ▶《后汉书•崔骃传》:“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
      ▶唐·卢肇《被谪连州》诗:“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