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变竹枝词九首之四》 北渚芙蓉开,褰裳拟属媒。

北渚芙蓉开,褰裳拟属媒。

意思:北渚芙蓉开,提起衣裳拟属媒介。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变竹枝词九首之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渚芙蓉盛开的画卷,并以此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心仪之人的思念与期待。诗中的芙蓉花开,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良辰美景。而作者穿着媒人的衣裳,希望能够促成与心仪之人的姻缘,进一步展现了他内心的渴望。 “但闻竹枝曲,不见莫愁来”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听觉与视觉,表达了作者对心仪之人的深深思念。虽然听到了竹枝曲的声音,但却没有看到心中所思念的人,让人感到一种忧愁和怅然。这里,竹枝曲的意象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和情感的表达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与心仪之人相聚的期待。同时,诗中运用了音乐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和爱情的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渚芙蓉开,褰裳拟属媒。
但闻竹枝曲,不见莫愁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芙蓉

    读音:fú róng

    繁体字:芙蓉

    短语:莲花

    英语:lotus

    意思:
     1.荷花的别名。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北渚

    读音:běi zhǔ

    繁体字:北渚

    意思:北面的水涯。
      ▶《楚辞•九歌•湘君》:“晁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注:“渚,水涯也。”
      ▶汉·张衡《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