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平公桥》 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

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

意思:闻道新桥好,回成带雨超过。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过平公桥》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岸行成路,清渠淡不波。荇花深似菊,芡叶皱於荷。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如何平氏店,宿处不逢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旅途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首句“高岸行成路,清渠淡不波”,描绘了高高的河岸变成了道路,清澈的渠水淡淡的没有波澜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句诗以高岸成路、清渠澹波这样的生活场景,为读者展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 “荇花深似菊,芡叶皱於荷”一句,将荇菜花深深盛开的景象比作菊花,将芡叶皱缩的景象比作荷叶,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听说新桥很好,结果还真的在雨中经过,给人一种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新鲜感。 最后两句“如何平氏店,宿处不逢他”表达了作者对于在平氏店过夜却没有遇到其他人的遗憾,这种遗憾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旅途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途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欣赏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旅途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岸行成路,清渠淡不波。
荇花深似菊,芡叶皱於荷。
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
如何平氏店,宿处不逢他。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好还

    引用解释

    谓极易得到报应。《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宋 梅尧臣 《送李太伯归建昌》诗:“ 桓魋 及 臧仓 ,尝毁圣与贤。后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明史·刘台等传赞》:“亏盈好还,祸酿身后。”

    读音:hǎo huá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