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诗·吴宫》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意思:从军队不听忠臣进谏,只是觉得穷泉见子胥。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吴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国家衰败、忠臣被排斥,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草长黄池千里余,归来宗庙已丘墟”,描绘了一幅千里草原,黄沙满池的凄凉景象。而“归来”二字,暗示了诗人曾经离家出征,现在归来时已物是人非。接下来,“宗庙已丘墟”进一步强调了宗庙被毁,家族的根基已经不复存在,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家族的破灭。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听忠臣进谏、执意发动战争的人的批评。他们最终只能在地下见伍子胥(伍子胥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忠而被谗,为昭王所杀后,尸被投于江中),感到羞耻。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无视人民疾苦、执意发动战争的人的鄙视。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忠臣被排斥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那些无视人民疾苦、执意发动战争的人的可耻下场。这首诗具有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语言,使得它成为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长黄池千里余,归来宗庙已丘墟。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关键词解释

  • 子胥

    读音:zǐ xū

    繁体字:子胥

    意思: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
      ▶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
      ▶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

  • 忠臣

    读音:zhōng chén

    繁体字:忠臣

    英语: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意思:忠于君主的官吏。
      ▶《国语•越语下》:“﹝吴王﹞信谗喜优,憎辅远弼,圣人不

  • 出师

    读音:chū shī

    繁体字:出師

    短语:进军 出征 出动 用兵

    英语:dispatch troops

    意思:(出师,出师)

     1.出兵。
      ▶

  • 不听

    读音:bù tīng

    繁体字:不聽

    意思:(不听,不听)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侯不听左右,魏主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群臣。”
      ▶《后汉书•伏湛传》:“步欲留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