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被召不赴》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着意留。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着意留。

意思:敲门不醒希夷睡,不要怪山云在意留下。

出自作者[宋]方逢辰的《被召不赴》

全文创作背景

《被召不赴》是宋代诗人方逢辰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政治环境及方逢辰个人的经历有关。在宋代,尤其南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官场波谲云诡。许多文人雅士因政治立场、派别之争或个人理念而遭受困厄。 方逢辰本人,性格刚毅,为正义之士,对政治腐败和权臣当道深感不满。他曾多次上书言事,针砭时弊,因此也得罪了一些权贵。在此背景下,《被召不赴》一诗应运而生。 诗中表达了方逢辰对官场斗争的厌倦,以及对自由、清高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不赴召,保持自己的气节和原则,显示出一位文人雅士的高尚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皇华遣使辀,姓名曾覆御前瓯。
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
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着意留。

关键词解释

  • 着意

    读音:zhuó yì

    繁体字:著意

    英语:act carefully

    意思:(参见着意)

     1.有意;集中注意力。
      ▶宋·辛弃疾《卜算子》词:“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 敲门

    读音:qiāo mén

    繁体字:敲門

    短语:击 敲击 鼓 擂 敲 敲打 筛 叩 鸣 打击

    英语:knock

    意思:(敲门,敲门)

     1.叩门。

  • 不醒

    读音:bù xǐng

    繁体字:不醒

    意思:
     1.神志不清;失去知觉。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待他睡去,用水喷在他面上,他便昏迷不醒。”
      ▶《西游补》第十一回:“﹝小童儿﹞忽然见了行者,七窍

  • 希夷

    引用解释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