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螳臂初来攫晚蝉,那知黄雀沫馋涎。

螳臂初来攫晚蝉,那知黄雀沫馋涎。

意思:螳螂臂初来抓取晚蝉,那知道有一只黄雀沫馋水。

出自作者[宋]文天祥的《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螳臂初来攫晚蝉,那知黄雀沫馋涎。王孙挟弹无人处,一夜雕盘荐玳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寓言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寓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中通过对螳螂捕蝉、黄雀捕蝉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法则。螳螂在捕捉晚蝉时,看似强大有力,但并未预见到黄雀正在一旁觊觎着它。这种描绘揭示了自然界中弱者的无奈和强者的冷酷,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纷争和矛盾。 接着,诗中的“王孙挟弹无人处”一句,则是一个寓言式的描绘。这里的“王孙”可以理解为权贵、统治者等具有强大力量的人物,而“挟弹无人处”则暗示了权贵们常常隐藏在暗处,以自己的力量为所欲为,却很少受到应有的制约和监督。 最后,“一夜雕盘荐玳筵”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隐喻。这里的“雕盘”可以理解为权贵们奢华的生活方式,而“玳筵”则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常用于制作贵重的物品。这句诗暗示了权贵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奢华,但最终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和自然的法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寓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变化,以免陷入困境和危险之中。同时,它也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勇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螳臂初来攫晚蝉,那知黄雀沫馋涎。
王孙挟弹无人处,一夜雕盘荐玳筵。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关键词解释

  • 黄雀

    读音:huáng què

    繁体字:黃雀

    英语:yellowbird

    意思:(黄雀,黄雀)

     1.鸟名。雄鸟上体浅黄绿色,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黄。雌鸟上体微黄有暗褐条纹。鸣声清脆,饲养为观赏鸟

  • 螳臂

    读音:táng bì

    繁体字:螳臂

    意思:语本《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后以“螳臂”比喻自不量力或微弱之力。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

  • 初来

    读音:chū lái

    繁体字:初來

    意思:(初来,初来)

     1.新来,刚来。
      ▶唐·沈佺期《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山鸟初来犹怯啭,林花未发已偷新。”
      ▶唐·李商隐《蝶》诗之一:“

  • 馋涎

    读音:chán xián

    繁体字:饞涎

    意思:(馋涎,馋涎)
    因食欲而口中分泌的液体。
      ▶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亦迭和之微旨也》:“将来示时人,猰貐垂馋涎。”
      ▶清·黄钧宰《金壶逸墨•补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