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意思:有时忽惆怅,匡坐到深夜。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赠何七判官昌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清高的追求。
首段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在静坐时常常感到惆怅,这种惆怅可能源于他对世事的无奈和不满。他渴望像长风一样,吹散万里云,自由自在地飞翔。他并不愿意像济南生那样,九十岁还只懂得诵读古文,他渴望有所作为,改变世间的纷乱。
接下来,作者将剑拟人化,表达了他想要用剑来收复奇勋的愿望,这表明他有着强烈的战斗精神和豪情。然而,他也明白自己可能会老死在阡陌之间,无法扬名立万,这可能表达了他对于自己无法实现抱负的无奈和遗憾。
最后,作者将古代的管仲、乐毅等英雄比作自己的导师和朋友,表达了他对于这些英雄的敬仰和向往。他并不愿意像长沮、桀溺那样逃避现实,而是希望能够与他们一样,做出一番事业,为世人留下清芬。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的厌倦,对于清高的追求,以及对于自己无法实现抱负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英雄的敬仰和向往,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的期许和信念。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理想主义色彩,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热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