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吕希彦司门通判河阳》 岂惟浩荡爱古学,实亦纵横晓时事。

岂惟浩荡爱古学,实亦纵横晓时事。

意思:难道只有浩荡爱古学,实际上也是纵横通晓时事。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吕希彦司门通判河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行父的官员的,他是一位学识渊博、通晓时事的官员,深受百姓的爱戴。诗中通过对行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行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行父所治理的地区政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赞扬。 首先,诗中描述了行父的学识和为人。他不仅热爱古代学问,而且也懂得如何处理时事问题。这表明他是一位有思想、有见识的官员,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为百姓谋福利。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行父所治理地区的百姓的感激之情。他们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贤良的官员,他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清廉的政治环境和美好的生活。这表明行父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他的治理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行父在处理政务之余,喜欢欣赏美景和诗歌创作。他到了河阳后,欣赏那里的花开美景和美酒,同时也喜欢登上太行山,欣赏那里的美景。这表明行父不仅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还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欣赏美好事物的人。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行父所到之处盘谷隐士的敬仰之情。如果行父经过盘谷时,可以拜访那里的隐士,这将是一次非常美好的经历。这表明作者对行父的敬仰之情不仅仅局限于他的治理能力和学识,还包括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行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行父的敬仰之情和对行父所治理地区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父须生公相家,修洁不类在纨绮。
岂惟浩荡爱古学,实亦纵横晓时事。
孟州之民尔何幸,一旦得此贤半刺。
定知未几政清简,日日案头诗满纸。
河阳花开酒休{左言右尼},太行云飞楼好倚。
若因行县至盘谷,为访其间隐君子。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古学

    引用解释

    1.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 徐彦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汉 时谓之古学;《公羊》 汉 世乃兴,故谓之今学。” 汉 许冲 《上<说文解字>书》:“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本从 逵 受古学。” 段玉裁 注:“古学者,《古文尚书》、《诗毛氏》、《春秋左氏传》及《

  • 浩荡

    读音:hào dàng

    繁体字:浩盪

    短语:恢恢 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无垠 茫茫 氤氲 无量 苍茫 莽莽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辽阔 广 浩淼 广大 旷 一望无际 宽阔 漠漠

  • 时事

    读音:shí shì

    繁体字:時事

    英语:current events

    意思:(时事,时事)

     1.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多指农时农事而言。
      ▶《周礼•地官•遂师》:“﹝遂师

  • 岂惟

    读音:qǐ wéi

    繁体字:豈惟

    意思:(岂惟,岂惟)
    见“岂唯”。

    解释:1.见\"岂唯\"。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