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阶枕籍无人问,风露满堂清夜长。
意思:荒阶枕户籍没有人问,风露满堂深夜长。
出自作者[宋]文天祥的《至扬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此庙何神三十郎》是一首描绘庙堂景象,表达出对庙堂荒凉冷落的感慨的诗。通过对庙堂内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淡薄的感叹。
首句“此庙何神三十郎”,诗人直接对庙内的神像提出疑问,以一种直接而尖锐的方式切入主题。这句诗以一种反问的语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揭示了庙堂的冷清和无人问津的景象。
“问郎行客忒琅珰”,次句承接上句,以一种略带讽刺和无奈的语气描绘了庙堂内的情况。行客,即过往的游客,他们对于神像的关注和崇拜,在诗人的眼中显得过于虚伪和做作,如同琅珰一般刺耳。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庙堂的荒凉和冷清。
“荒阶枕籍无人问”,第三句描绘了庙堂内的台阶上杂乱无章,一片荒凉,而人们却对此视而不见,无人问津。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世事冷漠、人情淡薄的感慨。
“风露满堂清夜长”,最后一句话以一种深深的感慨结尾,描绘了庙堂内满堂的清夜和风露,象征着世事的冷漠和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庙堂的荒凉冷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情淡薄的感慨。诗人以尖锐、讽刺、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 笙歌杂沓娱清夜,风露高寒接素秋。-- 出自《芳华楼夜宴》作者:[宋]陆游
- 老子恰知秋,风露一庭清夜。-- 出自《如梦令·墙角黄葵都谢》作者:[元]许有壬
- 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 出自《隔浦莲/隔浦莲近拍》作者:[宋]高观国
- 一醉瑶台风露。--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 风露早。-- 出自《渔家傲·云外宾鸿声渐杳》作者:[元]许有孚
- 风露早。-- 出自《渔家傲·云外宾鸿声渐杳》作者:[元]许有孚
- 风露湿麒麟。--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廖刚
- 月明风露。-- 出自《点绛唇·散策芗林》作者:[宋]杨无咎
- 凄风露。-- 出自《将进酒/梅花引》作者:[宋]贺铸
- 风露洗炎曦。-- 出自《朝中措·海天万顷碧玻璃》作者:[宋]刘克庄
- 冷落西溪风露。-- 出自《西江月·洛浦神仙流品》作者:[宋]晁端礼
- 风露千万亩。-- 出自《稻花桑花》作者:[宋]舒岳祥
- 夜深风露娟娟。-- 出自《清平乐·嫩凉新霁》作者:[宋]袁去华
- 醉馀清夜。-- 出自《减字木兰花·云间皓月》作者:[宋]米芾
- 清夜。-- 出自《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作者:[元]张雨
- 清夜。-- 出自《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作者:[元]张雨
- 淮山清夜。-- 出自《减字木兰花·淮山清夜》作者:[宋]吴则礼
- 迢迢清夜徂。-- 出自《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作者:[宋]秦观
- 迢迢清夜徂。-- 出自《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作者:[宋]秦观
- 清夜游西园。-- 出自《公燕诗》作者:[魏晋]曹植
- 清夜无尘。-- 出自《行香子·清夜无尘》作者:[宋]苏轼
- 清夜何悠悠。-- 出自《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作者:[唐]王维
- 凝清夜。-- 出自《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作者:[南北朝]沈约
- 满堂儿女。-- 出自《减字木兰花·糟糠相乐》作者:[宋]王之望
- 满堂昼绣。-- 出自《齐天乐·天开图画江山秀》作者:[宋]无名氏
- 满堂皆美人。-- 出自《代堂上歌行》作者:[南北朝]鲍照
- 夫君爱满堂。-- 出自《借刘太常说文诗》作者:[隋]江总
- 非君爱满堂。-- 出自《范广州宅联句》作者:[南北朝]何逊
- 满堂饮酒。-- 出自《瑞鹤仙 锦堂寿日壬寅十一月十五》作者:[元]李俊明
- 满堂红。-- 出自《一叶舟》作者:[元]侯善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