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叹嗟》 夜叹不为絺绤单,昼嗟不为薇蕨少。

夜叹不为絺绤单,昼嗟不为薇蕨少。

意思:夜叹息不为葛布、单,白天都不为薇蕨少。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叹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充满了对时事和生活的忧虑。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联“夜叹不为絺绤单,昼嗟不为薇蕨少。”,诗人以夜叹和昼嗟表达了他的忧虑,而并非因为生活的困苦。“絺绤单”和“薇蕨少”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艰辛有着深刻的理解,但他所忧虑的并非这些生活琐事。 颔联“天弓不肯射胡星,欃枪久已躔朱鸟。”,诗人借用“天弓”和“欃枪”等天文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天下的混乱局面,表达了他对时事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徐扬复忧羽虫孽,襄汉正病昭回杳。”,诗人以“徐扬”和“襄汉”等地名为背景,描绘了各地的灾祸和苦难,进一步展示了他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 尾联“力能怀畏未足忧,忧在北极群阴绕。”,诗人的忧虑进一步升华,他所忧虑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困难,更是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北极群阴绕”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深深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事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关怀,同时也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叹不为絺绤单,昼嗟不为薇蕨少。
天弓不肯射胡星,欃枪久已躔朱鸟。
徐扬复忧羽虫孽,襄汉正病昭回杳。
力能怀畏未足忧,忧在北极群阴绕。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 絺绤

    读音:chī xì

    繁体字:絺綌

    意思:(絺绤,絺绤)
    葛布的统称。葛之细者曰絺,粗者曰绤。引申为葛服。
      ▶《周礼•地官•掌葛》:“掌葛掌以时徵絺绤之材于山农。”
      ▶唐·李白《黄葛篇》:“闺人费素手,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