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郎川纪胜图》 大江这南雁北向,故人闻缀行台班。

大江这南雁北向,故人闻缀行台班。

意思:长江的南雁北向,所以人们听到缀行台班。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题郎川纪胜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怀旧和人生感慨。诗中描述了作者与维汝明父起宗父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过去的共同经历和现在的离别相思。 首段描绘了他们共同在金山、焦山寺等地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在升州、扬州府等地游历的情景。这些描述展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经历的丰富性。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表达了对十年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年老鬓白的无奈。他回忆起过去的友情,表达了对维汝明家的思念,并希望有机会再次相见。这些情感表达真挚而感人。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贤人的故事,如乘车访友和头戴草笠的谦逊态度,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此外,诗中也提到了军都山、清颍湾等地方,以及大江南北的迁徙和人事变迁,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味。 整首诗的文字流畅,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起宗父之间的深厚友情和人生感慨。同时,诗歌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维汝明父起宗父,古润尝僚佐农扈。
酾酒金山焦山寺,马升州扬州府。
歌诗千百南北传,一别十年散还聚。
駸致五袠知天命,双鬓更无丝一缕。
昔贤相思即命驾,车而不笠莫敢侮。
汝明家在军都山,田十五顷清颍湾。
母及子孙六百指,仰事俯育身久閒。
大江这南雁北向,故人闻缀行台班。
合眼有时得相见,不过梦中空往还。
起宗籍籍史,易退仕如止。
桐川大邑当孔道,弦歌声。
断桥流水来者谁,两辔相逢各惊喜。
丹青惨澹绘为图,邃幽穿知几里

关键词解释

  • 雁北

    读音:yàn běi

    繁体字:雁北

    意思:指山西省北部雁门关以北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杨朔《铁骑兵》三:“城里的日本兵大半调到雁北进行‘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军转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包头,‘扫荡’便停止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缀行

    读音:zhuì xíng

    繁体字:綴行

    意思:(缀行,缀行)
    连接成行。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
      ▶宋·王禹偁《初拜拾遗游琼林苑》诗:“关宴曾游此缀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