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意思:树底下树上没有落英,晴鸠得到叫晚晴。

出自作者[宋]吴则礼的《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鶬鹒来一鸣》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作。它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树底树头繁花盛开,晴天里斑鸠欢快鸣叫,以及远处鸟鸣的和谐画面。 首两句“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观察细致入微,从树底到树头,没有看到一片落花,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连树头上的斑鸠都欢快地呼唤着晚晴,仿佛在庆祝这个美好的季节。这两句诗语言简练,通过“无落英”和“唤晚晴”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鶬鹒来一鸣。”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细节。这里的“玉芽”指的是新生的茶叶,诗人说新茶刚刚进入小分盏中,这暗示了春天的茶叶生长旺盛,预示着丰收的到来。而“故有鶬鹒来一鸣”则描绘了远处鸟儿的鸣叫,声音清脆悦耳,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宁静和和谐。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人的情感也在这首诗中流露出来,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都通过这首诗传达给了读者。同时,这首诗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春天的佳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鶬鹒来一鸣。

关键词解释

  • 晚晴

    读音:wǎn qíng

    繁体字:晚晴

    意思:
     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
      ▶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

  • 落英

    读音:luò yīng

    繁体字:落英

    英语:fallen or falling flowers

    意思:落花。
      ▶《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按,一说为初生之花。

  • 树头

    读音:shù tóu

    繁体字:樹頭

    意思:(树头,树头)
    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韩偓《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梅尧臣《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