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意思:腊后冰生长覆盖湓水,昨夜说暗失庐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 首联“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描绘了冬季过后,湓水结冰的景象,以及夜晚云雾笼罩,庐山消失在夜色中的情景。这些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静寂的基调,为后面的离别场景做了铺垫。 颔联“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描述了风中细雪如米般飘落,芦苇在风中摇曳的场景。这一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冷冽的冬末春初景象,使人感受到了环境的冷清和寂寥。 颈联“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诗人在这片土地上停留了两年,如今离别在即,只能以酒送行。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这里生活的厌倦和期待离开的心情,但离别之际,情感复杂。 尾联“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看渐老,时光荏苒,但离别之际,只能借酒浇愁,感叹人生聚散无常。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凄凉的冬末春初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和友人的深深情感,以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