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京谣》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

意思:晚上烽火明亮的地方望千门,我只想知道声音哭。

出自作者[宋]刘子翚的《望京谣》

全文创作背景

**刘子翚创作《望京谣》是在靖康之难发生后,他作为遗民逃亡南方,思念故国时所作**。诗中描写了当时金兵掳掠烧杀、人民流亡失所的场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国京城的思念以及对故国往昔的怀念。全诗情感真挚,描绘生动,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遗民的悲愤心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
宁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
作者介绍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关键词解释

  • 明处

    读音:míng chù

    繁体字:明處

    英语:in the open

    意思:(明处,明处)
    I
    明确地作出判断。
       ▶汉·王充《论衡•案书》:“至于论,不务全疑,两传并记,不肯明

  • 夕烽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夕烽

    意思: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
      ▶唐·杜甫《夕烽》诗:“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
      ▶朱鹤龄注:“按唐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宋·苏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