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鹤》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意思:清脆的声音接晓月,愁思立寒蒲。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情感交融的诗篇。它以寒蒲为背景,通过描绘清音晓月、丹顶西施颊等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联“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诗人以清音晓月为开端,描绘了清晨的月光下,寒蒲挺立,仿佛在迎接初升的太阳。这一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凄清、孤寂的基调。 颔联“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寒蒲上的各种生物,如丹顶鹤、西施颊等,以及霜毛四皓须等形象,这些形象都带有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颈联“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诗人通过碧云和白鹭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思考。碧云象征着变幻无常的人生,而白鹭则象征着粗犷、率真的人生态度。 尾联“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诗人以寒蒲上各种生物的孤独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以寒蒲为背景,通过描绘各种生物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寒蒲上的各种生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自然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寒蒲

    读音:hán pú

    繁体字:寒蒲

    意思:浦草。因多生长于水滨,故称。
      ▶《梁书•张缵传》:“临鱼官以辍膳,践寒蒲之抽筠。”
      ▶宋·黄庭坚《谢何十三送蟹》诗:“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
      ▶明

  • 愁思

    读音:chóu sī

    繁体字:愁思

    短语:忧伤 悲天悯人 忧 犯愁 发愁 愁 忧愁

    英语:melancholy

    意思:
     1.忧虑。
      ▶战国·楚·

  • 清音

    读音:qīng yīn

    繁体字:清音

    短语:基音 主音 喉音 中音 双唇音 舌音 半音 唇音 谐音 译音 高音 杂音 复音 边音 读音 滑音 重音 鼻音 嗓音 颤音 响音 低音 尖音 泛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