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

意思:桃花都靠着东风势头,调鼎何曾使用不合理。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题目:《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 这首诗的题目已经暗示了诗的主题——描绘了湘浦(即湘江之滨)的梅花两次盛开的情景,并认为这是上天的特别照顾和精心栽培的结果。诗中提到了梅花的玉色和香气,以及它容易复苏的特点。 2. 诗句赏析: * “玉为通体依稀见”:这句诗用“玉”来形容梅花,表达了梅花的洁白无瑕和高贵品质。 * “香号返魂容易回”:这句诗用“香号返魂”来形容梅花的香气,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容易复苏的特点。 * “寒气与君霜里退”:这句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屈的形象。 * “阳和为尔腊前来”:这句诗表达了梅花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绽放的寓意,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 “夭桃莫倚东风势”:这句诗以“夭桃”比喻那些倚仗权势、自鸣得意的人,警告他们不要过于自负,调鼎何曾用不材:这句诗则是对那些自以为有才华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使用自己的人的劝诫。 3. 整体评价: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劝诫。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绽放的特点,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韧精神的崇敬。同时,诗人也对那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使用自己的人提出了劝诫,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
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
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夭桃

    读音:yāo táo

    繁体字:夭桃

    意思:
     1.《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艷丽的桃花。
      ▶宋·曾巩《南湖行》之二:“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清·曹寅《三月

  • 不材

    读音:bù cái

    繁体字:不材

    意思:
     1.不成材;无用。
      ▶《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成玄英疏:“不材无用,故终其天年。”
      ▶唐·白居易《蟠木谣》:“尔既不材,吾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