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拄杖虽无二升米,虚空自有十方身。

拄杖虽无二升米,虚空自有十方身。

意思:拄着手杖虽然没有二升米,从有十方虚空身。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人生智慧。让我们逐句来赏析: “学绝与邻,名生实宾。”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两个境界。学绝与邻,意味着学到了极致,无人能及,就像与邻居断绝了关系一样,无人可比。名生实宾,则表明了虽然有了名声,但实质上还是个宾客,也即仍保持谦虚、待人以礼的态度。 “少年行脚事,老倒住山人。”这两句描绘了人的一生。少年时期,为了学习、为了追求,四处奔波,行脚天下。而到了老年,则像倒下的山一样,静谧地居住在山中,享受生活的平静。 “拄杖虽无二升米,虚空自有十方身。”这两句充满了哲理。拄杖虽无二升米,意味着物质生活的贫乏,但虚空自有十方身,却表达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广阔。这体现了物质生活的贫乏并不能阻挡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壮大。 “一机历历兮,三昧尘尘。”这是总结性的两句。一机历历,表示生活中的每一个机遇、每一个瞬间都清晰可见,都应该被珍视。三昧尘尘,则表达了生活中的种种烦恼、纷扰尘埃,都需要通过修行、悟道来化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人的一生从追求、奔波到静谧、修行的过程,也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相互关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学绝与邻,名生实宾。
少年行脚事,老倒住山人。
拄杖虽无二升米,虚空自有十方身。
一机历历兮,三昧尘尘。

关键词解释

  • 无二

    引用解释

    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

  • 拄杖

    读音:zhǔ zhàng

    繁体字:拄杖

    意思:
     1.执持。
      ▶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 十方

    读音:shí fāng

    繁体字:十方

    英语:ten positions

    意思: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
      ▶《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眉间白豪,普照十方。”<

  • 空自

    读音:kōng zì

    繁体字:空自

    意思:徒然;白白地。
      ▶南朝·梁·何逊《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儒林外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