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
读音:zhǔ zhàng
繁体字:拄杖
意思: 1.执持。 ▶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读音:shí fāng
繁体字:十方
英语:ten positions
意思: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 ▶《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眉间白豪,普照十方。”<
读音:kōng zì
繁体字:空自
意思:徒然;白白地。 ▶南朝·梁·何逊《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