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洞庭观步十韵》 远树点黑槊,遥峰露碧幢。

远树点黑槊,遥峰露碧幢。

意思:远树点黑色长矛,远处的山峰露出碧幢。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忆洞庭观步十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前时登观步,暑雨正铮��新》。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他在观步山的登山经历,以及他在山中看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首联“暑雨正铮摐。上戍看绵蕝,登村度石矼”,描绘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正逢暑雨滂沱的天气,他登上山顶,看到山下的村庄,然后穿过村庄,沿着山路走过石矼。这里通过描绘天气和环境的变化,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登山场景。 颔联“崦花时有蔟,溪鸟不成双”,描绘了山中美丽的自然景色。崦花簇簇,溪鸟鸣叫,这些自然的声音和景象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颈联“远树点黑槊,遥峰露碧幢”,描绘了远处的山峰和树木,这些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壮观的自然景色。 尾联“自此将妻子,归山不姓庞”,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希望从此与妻子孩子一起,离开喧嚣的城市,不再姓庞,回归自然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绘和对山中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上戍”、“石矼”、“远树”、“遥峰”等,这些意象和比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得这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时登观步,暑雨正铮摐。
上戍看绵蕝,登村度石矼。
崦花时有蔟,溪鸟不成双。
远树点黑槊,遥峰露碧幢。
岩根瘦似壳,杉破腹如腔。
礻交礻了渔人服,筕篖野店窗。
多携白木锸,爱买紫泉缸。
仙犬声音古,遗民意绪厖。
何文堪纬地,底策可经邦。
自此将妻子,归山不姓庞。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碧幢

    读音:bì zhuàng

    繁体字:碧幢

    意思:隋·唐以来,高级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
      ▶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令公》:“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宋·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诗:“直庐久负题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