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绝句六十四首》 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意思:只为丹经无口诀,教你怎样结灵胎。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绝句六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饶君聪慧过颜闵,不过师传莫强猜。
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是一首描绘道家修炼的诗歌,它以一种深情的、富有哲理的笔触,揭示了修炼的奥秘和真谛。 首先,诗中提到了“饶君聪慧过颜闵”,这是对所有寻求修炼的人的赞美。颜闵是传说中的神仙,这里用“聪慧过颜闵”来赞美寻求者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并非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以及对修炼的深深向往。 然而,诗人提醒我们,“不过师传莫强猜”。这里的“师”指的是修炼的导师,也就是道家师父。诗人告诉我们,修炼的智慧并非可以从书本中寻找到,也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猜测和猜想就能得到的。它需要通过师父的教导和指导,通过实际的修炼过程去领悟和体验。 接着,“只为丹经无口诀”一句,丹经是道家修炼的重要文献,是修炼者获取智慧和灵性的重要途径。然而,诗人告诉我们,丹经中并没有直接揭示修炼口诀的地方,也就是说,丹经并不是为了教导我们如何去结灵胎(灵胎是道家修炼中常用来描述灵性提升的阶段或状态)。 最后,“教君何处结灵胎”,诗人以一个疑问句结束全诗,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这里是在说,我们该如何去结灵胎呢?答案就在于师父的教导和实际的修炼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领悟,才能真正地结出灵胎,实现心灵的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道家修炼的过程和智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并非可以从书本中寻找到,而是需要通过实际的修炼过程去领悟和体验。同时,它也鼓励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修炼的向往,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领悟,实现心灵的升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过师传莫强猜。
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作者介绍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关键词解释

  • 丹经

    读音:dān jīng

    繁体字:丹經

    意思:(丹经,丹经)
    讲述炼丹术的专书。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
      ▶南朝·梁·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

  • 口诀

    读音:kǒu jué

    繁体字:口訣

    英语:a pithy formula

    意思:(口诀,口诀)

     1.佛家、道家以口头传授的道法或秘术的要语。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