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晓发天台国清寺至螺溪钓艇》
画幛千林悬晚翠,风帘一桁破晴幽。
画幛千林悬晚翠,风帘一桁破晴幽。
意思:
绘画遮挡千林在晚翠,风帘一桁破晴朗幽暗。
出自作者[近代]郁华的《晓发天台国清寺至螺溪钓艇》
全文创作背景
《晓发天台国清寺至螺溪钓艇》是近代诗人郁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和情感有关。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描绘了在天台国清寺附近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闲适、恬静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关句子
画幛经梅润,罗衣尚麦寒。
--
出自《南歌子·画幛经梅润》作者:[宋]陈克
千林谢。
--
出自《渔歌/渔父》作者:[宋]李彭
千林夜缟。
--
出自《倒犯》作者:[宋]周邦彦
鹊报千林喜。
--
出自《贺新郎·鹊报千林喜》作者:[宋]刘克庄
散入千林去。
--
出自《青玉案·中央自有仙风度》作者:[宋]王质
千林枫叶赤。
--
出自《菩萨蛮·西风送雨鸣庭树》作者:[宋]袁去华
新堂深处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风回。
--
出自《夏云峰·涌冰轮》作者:[宋]张元干
开帘一种色,当户两相映。
--
出自《月夜咏陈南康新有所纳诗》作者:[南北朝]王僧孺
萦帘一炷香,隐几百念尽。
--
出自《言怀贻寓居》作者:[宋]曾几
五云深处,红帘一桁,语莺歌凤。
--
出自《水龙吟·年年九月西湖》作者:[宋]吕渭老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著月明。
--
出自《七月十四夜观月》作者:[宋]陆游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
出自《已亥杂诗 26》作者:[清]龚自珍
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
--
出自《怀昔》作者:[宋]陆游
乍晴幽步踏斜阳,残潦青苔曲径荒。
--
出自《偶成二首》作者:[宋]张耒
野寺寻芳二月残,弄晴幽鸟自关关。
--
出自《和司徒侍中清明会压沙寺诗》作者:[宋]强至
渐暖横林闻语鸟,乍晴幽圃富嘉蔬。
--
出自《雪霁》作者:[宋]陆游
诗句原文
每逢胜境便勾留,稳藉篮舆作卧游。
画幛千林悬晚翠,风帘一桁破晴幽。
峰遮月角云低堕,石束山腰水倒流。
不信螺溪深百折,壑中藏得钓鱼舟。
作者介绍
郁华(1884—1939),字曼陀,浙江富阳人,郁达夫胞兄。著名的爱国法官、法学家,曾任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东北分院刑庭庭长、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兼任东吴、法政等大学教授。著作有《刑法总则及判例》。他也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擅长山水画,身后刊有《静远堂诗画集》。
郁华具有鲜明的爱国立场和坚贞的民族气节。在日寇入侵的情势下,他坚决拒绝敌伪诱胁,不事敌、不媚敌。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日军要求郁华留在沈阳,并将委以要职。他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出逃沈阳,潜回北平。
1932年郁华调到上海,任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并兼任东吴、法政等大学教授。郁华坚持司法尊严和民族利益,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打击汉奸、日寇。1933年营救廖承志就是其一。
1937年上海沦陷后,江苏高等法院二分院迁入法租界,成为当时保留在租界中唯一的中国法权机关,但处在日伪势力的包围中。他虽多次收到日伪特务附着子弹的恐吓信,但毅然决然留在租界,坚守他的岗位。1939年11月23日上午,他从善钟路住所出门上班时,被预伏的汪伪特务枪击身亡,成为民国司法界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第一人。1952年经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郁华为革命烈士。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