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庆春宫/高阳台》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意思:避开风归去,贮存金屋、装扮成汉娇。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庆春宫/高阳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栗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小山旧隐重招。记得相逢,古道迢遥。》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蟾兔、蜂房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首先,诗的开头“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这几句描绘了蟾兔研磨霜花、蜂房里点蜡火的景象,以及一枝花陪伴着凉夜的情景,这些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坚定,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栗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就像把美好的事物贮藏在金屋里一样,让它们保持原有的美丽和香气。 “小山旧隐重招。记得相逢,古道迢迢。”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看万里、星河动摇。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
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栗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
小山旧隐重招。
记得相逢,古道迢遥。
把酒长歌,插花短舞,谁在水国吹箫。
馀音何处,看万里、星河动摇。
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
作者介绍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金屋

    读音:jīn wū

    繁体字:金屋

    英语:Kanaya (in Japan, 135°15\'E 34°04\'N)

    意思:华美之屋。
      ▶南朝·梁·柳恽《长门怨》诗:“无复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避风

    读音:bì fēng

    繁体字:避風

    意思:(避风,避风)

     1.躲避风吹。
      ▶《荀子•子道》:“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
      ▶北周·庾信《小园赋》:“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