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
意思:山寒律馆又飞灰,万壑松风冬天打雷。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冬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是一首描绘冬日山寒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联“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中,“律琯”指的是季节变换的律法,“飞灰”则是指冬至之后的节气变化。这句诗描绘了冬至之后,山寒气冷的景象,万壑之间松涛阵阵,如同春日的雷声。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冬日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这句诗中,“云黯淡”描绘了冬日的阴沉景象,“雪霜初霁”则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太阳在云层间徘徊,仿佛在犹豫是否要升起。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生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颈联“无人献袜抛尘屦,有客传觞酦冻醅。”这句诗中,诗人通过描述冬日山中无人献袜、有客传觞的场景,表达了山中生活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心情。同时,“酦冻醅”也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酒温如冻的特点。
尾联“天地不教阳德尽,韦编曾叩伏羲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这句诗中,“天地不教阳德尽”表达了自然的伟大和神秘,“韦编曾叩伏羲来”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山寒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