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至》 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

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

意思:山寒律馆又飞灰,万壑松风冬天打雷。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冬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是一首描绘冬日山寒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联“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中,“律琯”指的是季节变换的律法,“飞灰”则是指冬至之后的节气变化。这句诗描绘了冬至之后,山寒气冷的景象,万壑之间松涛阵阵,如同春日的雷声。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冬日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这句诗中,“云黯淡”描绘了冬日的阴沉景象,“雪霜初霁”则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太阳在云层间徘徊,仿佛在犹豫是否要升起。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生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颈联“无人献袜抛尘屦,有客传觞酦冻醅。”这句诗中,诗人通过描述冬日山中无人献袜、有客传觞的场景,表达了山中生活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心情。同时,“酦冻醅”也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酒温如冻的特点。 尾联“天地不教阳德尽,韦编曾叩伏羲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这句诗中,“天地不教阳德尽”表达了自然的伟大和神秘,“韦编曾叩伏羲来”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山寒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
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
无人献袜抛尘屦,有客传觞酦冻醅。
天地不教阳德尽,韦编曾叩伏羲来。

关键词解释

  • 松风

    读音:sōng fēng

    繁体字:鬆風

    意思:(松风,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垄生。”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

  • 起雷

    读音:qǐ léi

    繁体字:起雷

    英语:clear or sweep mines

    意思:
     1.打雷。
     
     2.比喻声音洪亮。
      ▶宋·杨万里《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