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通问赣州留尚书并寄三首》 吏治久安民则化,九重于此有深思。

吏治久安民则化,九重于此有深思。

意思:官吏的治久安百姓就会变化,在这九重有深入的思考。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通问赣州留尚书并寄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官员的,这位官员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出了卓越的品质和才能。 首联“去冬曾作送行诗,岂料重临岁甫移。”表达了作者去年送别这位官员时的感慨,没想到这么快又来到他重临的地方。这既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颔联“盍遣德星均四海,愿令竹马快并儿。”用典,“德星”出自《晋书·天文志》中的“德薄政乱,则有妖星见于西北,为兵寇之征。”这里用来比喻这位官员的德行和治理能力。“竹马”则出自《后汉书·李燮传》中的“建武中,遣中使拜为城门校尉,欲使将兵诣西河。儿登前曰:‘父老兄弟皆为国守,儿虽愚,知廉节不可弃。今但以臣子之情,拜归供养,不愿行。’”这里用来比喻这位官员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治理能力和亲民之心的赞美。 颈联“使君不独符有剖,刺史还闻节再持。”进一步赞美这位官员的行政能力。“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符有剖”是指他不仅有处理政务的能力,而且公正无私。“刺史”是对州郡长官的另一种称呼,“节再持”则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暗示他将继续保持高尚的节操和廉洁的作风。 尾联“吏治久安民则化,九重于此有深思。”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期望和信任。“吏治”是指官员的治理能力,“久安民则化”则表达了这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注重民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欢迎。“九重”是指皇帝,“于此有深思”则表达了皇帝对这位官员的重视和思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信任,也暗示了皇帝对这位官员的期望和信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官员在过去一年里的表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信任,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信任。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冬曾作送行诗,岂料重临岁甫移。
盍遣德星均四海,愿令竹马快并儿。
使君不独符有剖,刺史还闻节再持。
吏治久安民则化,九重于此有深思。

关键词解释

  • 吏治

    解释

    吏治 lìzhì

    [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澄清吏治

    引用解释

    官吏的作风和治

  • 安民

    读音:ān mín

    繁体字:安民

    英语:pacify the people

    意思: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
      ▶《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疏:“在于能安下民。”<

  • 民则

    读音:mín zé

    繁体字:民則

    意思:(民则,民则)

     1.人们行为的准则。
      ▶《书•君牙》:“弘敷五典,式和民则。”
      ▶《国语•晋语五》:“今宋人弒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则也。”
     

  • 深思

    读音:shēn sī

    繁体字:深思

    短语:幽思

    英语:to ponder

    意思:
     1.深刻地思考。
      ▶《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