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识舟亭》 知容遥集几两屐,约胜元龙百尺楼。

知容遥集几两屐,约胜元龙百尺楼。

意思:知道容遥集几乎两鞋,约胜元龙百尺楼。

出自作者[宋]吴则礼的《识舟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饱闻会稽道中好,未似隐几来归舟》是一首优美的七言律诗,它通过描绘作者乘舟归隐途中所见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会稽道中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饱闻会稽道中好,未似隐几来归舟”直接点明主题,作者听说会稽道中景色优美,一直向往着能有机会归隐于此,如今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乘舟而来。饱闻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会稽道中景色的向往之情,也透露出他对这次归隐的期待和兴奋。而“未似隐几”则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归隐的期待和欣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会稽道中景色的美好想象。 颔联“衰鬓犹堪扶槛笑,长江故作拍天流”描绘了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作者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兴致勃勃地倚着船栏欣赏美景,笑对长江。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透露出他对年华已逝的无奈和感慨。而“长江故作拍天流”则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知容遥集几两屐,约胜元龙百尺楼”则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和期待。作者想象自己能够穿上木屐,欣赏会稽道中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会稽道中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乐观态度,也透露出他对会稽道中景色的美好想象和热爱之情。 尾联“时换薰炉办幽事,孤鸿落处有汀洲”则描绘了作者在船上欣赏美景时的情景和感受。作者在船上换上了香炉,准备欣赏会稽道中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会稽道中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透露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乘舟归隐途中所见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会稽道中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饱闻会稽道中好,未似隐几来归舟。
衰鬓犹堪扶槛笑,长江故作拍天流。
知容遥集几两屐,约胜元龙百尺楼。
时换薰炉办幽事,孤鸿落处有汀洲。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元龙百尺楼

    引用解释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刘备 ﹞曰:‘君( 许汜 )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 宋 陆游 《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 元龙 百尺楼。”亦省称“ 元龙楼 ”。 沉砺 《狂歌行》:“时而一凭高,直上 元龙 楼。”参见“

  • 元龙

    读音:yuán lóng

    繁体字:元龍

    意思:(元龙,元龙)

     1.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
      ▶《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2.指皇帝。

  • 遥集

    读音:yáo jí

    繁体字:遙集

    意思:(遥集,遥集)
    谓从远处聚集。
      ▶汉·扬雄《剧秦美新》:“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嗟乎若士,望古遥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