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两两黄鹂相应。

两两黄鹂相应。

意思:两个黄鹂相适应。

出自作者[宋]曹组的《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全文赏析

【注释】

①不胜情:此谓禁不住为情思所扰。
②金井:指装饰华美的井台。

【评解】

浓阴匝道,黄鹏啭林,点染出一片初夏景象;睡起慵懒,情不自胜,庭前漫步,俨
然有一段心事萦绕心头。午后人静,风动花影,愈见环境之幽隐静谧。词人触景有所追
忆?或有所期待?不自言明,留予读者以无限想象天地。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元宠词极清幽婉丽,颇具淮海、东堂二家之长。他的《如梦
令》、《点绛唇》、《好事近》等词,皆清幽绝尘,柔媚多姿,即列于柳、秦大作家之
林,亦毫无逊色。
--------------------------
这首小词妙笔生风,其中“风动一庭花影响,有摇曳生姿之妙,最佳。
“睡起”二字是全词关目。睡起之前,写词人所闻所见;睡起之后,写词人所感所行。先是词人在睡梦中听到两两相应的黄鹂鸣声,睁开迷朦的双眼向门外望去 ,只见绿阴千顷,分外宜人。
此词汲取了前人的艺术经验 ,“两两黄鹂相应”,是写动态 ;“门外绿阴千顷”,是写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便造成了清幽的境界。“以动衬静是本词的主要特色。
“睡起 ”句中“不胜情”三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盖鸟成双而人独处,已“不胜情”;起行又静不见人 ,只见“风动一庭花影”,更难以为情。何谓“不胜情”,即今语感情上受不了。为什么受不了,词人此时还没有明言,因而显得含蓄有味。唐人孟浩然《 春晓》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是写伤春情怀。金昌绪《春怨》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是写思妇念远之情。它们都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描绘 ,表现和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词中的主人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盖亦怀有无聊意绪 ,而意蕴句中韵流弦外 ,有言尽意余之妙。
词末三句,从所见所感写出了词人的所思来言简而意深。“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也是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却是明写“动”、“静”二字,与开首又有不同 。“庭”字应上句“碧梧金井”。此时此地,更无他人,所谓“人静”也;复叠“人静”二字,一再言之,其寂寞难禁之状如见,所谓“不胜情”者已渐可知。其间见“ 风动一庭花影”,疑有人来,但细察仍只是“ 风动花影 ”而已因此一“动 ”,更显其“静”。此句是本于元稹《莺莺传》崔氏《 月明三五夜 》诗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咏崔 、张事,于此处亦云:“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风动一庭花影”,盖非为写花影而写花影,除有以动衬静的作用外 ,又暗含以动破静的意图 ,心有所待,以不尽而尽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门外绿阴千顷。
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
人静。
风动一枝花影。

关键词解释

  • 黄鹂

    读音:huáng lí

    繁体字:黃鸝

    英语:troupial

    意思:(黄鹂,黄鹂)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

  • 两两

    读音:liǎng liǎng

    繁体字:兩兩

    意思:(两两,两两)

     1.成双成对。
      ▶《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

  • 相应

    读音:xiāng yìng

    繁体字:相應

    短语:应当 应 应该 该 该当 当 理应 合宜 活该

    英语:relevant

    意思:(相应,相应)
    I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