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十七首》 杀活虽殊,对扬有淮,什麽人得此三味。

杀活虽殊,对扬有淮,什麽人得此三味。

意思:杀死活虽然不同,应对有淮河,什么人得到这三味。

出自作者[宋]释智愚的《偈颂十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无畏、决断、灵活的人生态度。 首句“金碑刮膜,自病难医”暗示了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就像刮去心灵的尘埃,需要我们自己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力量。 “利剑挥空,逃踪莫及”则象征着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决断,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像挥舞利剑一样,毫不犹豫地面对,不逃避,不退缩。 “何以横拈尘尾,抑挫来机”进一步描绘了灵活应对生活变化的态度,就像拿起尘尾一样,适应环境的变化,把握时机,调整自己的策略。 “杀活虽殊,对扬有淮”表达了无论处理事务的方式如何变化,都要保持镇定和自信,像对扬尘一样自如应对。 最后两句“什麽人得此三味。一二三,三二一。”是对这种人生智慧的赞美,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智慧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无畏、决断、灵活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值得每个人去品味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碑刮膜,自病难医。
利剑挥空,逃踪莫及。
何以横拈尘尾,抑挫来机。
杀活虽殊,对扬有淮,什麽人得此三味。
一二三,三二一。

关键词解释

  • 杀活

    读音:shā huó

    繁体字:殺活

    意思:(杀活,杀活)

     1.谓死与生。
      ▶汉·刘向《列女传•齐义继母》:“今皆赦之,是纵有罪也;皆杀之,是诛无辜也;寡人度其母能知子善恶,试问其母,听其所欲杀活。”

  • 对扬

    读音:duì yáng

    繁体字:對揚

    意思:(对扬,对扬)

     1.古代常语,屡见于金文。凡臣受君赐时多用之,兼有答谢、颂扬之意。
      ▶《书•说命下》:“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孔传:“对,答也。

  • 什麽

    读音:拼音:shí mó

    什麽的解释

    亦作“ 什末 ”。同“甚麼”。1.疑问代词。表示疑问。《坛经·机缘品》:“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 奇章公 始来自 江 黄 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 韩 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