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宋永兄感旧五首》 利锁名缰身半老,酒徒诗社意偏浓。

利锁名缰身半老,酒徒诗社意偏浓。

意思:利锁名缰半身老,酒鬼诗社意偏浓。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次韵宋永兄感旧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已经年老但仍未忘怀理想、才华横溢的诗人的。 首句“龆齓谈经动圣聪,山川英气向来锺。”描绘了这位诗人年少时在圣人面前谈经论道,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同时也暗示了他天生就具有山川的英气和豪情。 “中书落笔万人绕,天陛赐袍千载逢。”描绘了诗人在中书落笔时,万人环绕,仿佛看到了他的才华和影响力。而“天陛赐袍千载逢”则表达了诗人的才华得到了认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得到了千年的机遇。 “利锁名缰身半老,酒徒诗社意偏浓。”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老时,虽然经历了名利的诱惑和束缚,但仍然对酒友诗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莫欺犬子倦游久,得志犹能通筰邛。”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然有着雄心壮志,即使不能在名利场上有所作为,也能在诗歌领域有所成就。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充满了对诗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名利的淡然处之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龆齓谈经动圣聪,山川英气向来锺。
中书落笔万人绕,天陛赐袍千载逢。
利锁名缰身半老,酒徒诗社意偏浓。
莫欺犬子倦游久,得志犹能通筰邛。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酒徒

    读音:jiǔ tú

    繁体字:酒徒

    短语:酒鬼 醉汉 醉鬼

    英语:toper

    意思:嗜酒的人。
      ▶《韩非子•诡使》:“今死士之孤飢饿乞于道,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

  • 诗社

    读音:shī shè

    繁体字:詩社

    英语:poets\' club

    意思:(诗社,诗社)
    诗人定期聚会做诗吟咏而结成的社团。
      ▶宋·马令《南唐书•儒者传上•孙鲂》:“及吴武王据有江·淮

  • 名缰

    读音:míng jiāng

    繁体字:名繮

    意思:(名缰,名缰)

     1.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白雪遗音•八角鼓•游

  • 老酒

    读音:lǎo jiǔ

    繁体字:老酒

    英语:wine

    意思:
     1.陈酒。
      ▶宋·苏辙《求黄家紫竹杖》诗:“一枝遗我拄寻君,老酒仍烦为开瓮。”
      ▶宋·范成大《食罢书字》诗:“

  • 徒诗

    读音:tú shī

    繁体字:徒詩

    意思:(徒诗,徒诗)
    不入乐的诗。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一》:“若夫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此十三国者,诸皆可采,而声不入乐,则直以徒诗着之本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