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上》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意思:朗碧眼睛三百骑兵,全部提金率向说看。

出自作者[宋]柳开的《塞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场景象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壮烈。 首句“鸣骹直上一千尺”,骹是箭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箭矢射出的声音。诗人将箭矢的声音与高度相联系,形象地描绘出战场上箭矢如雨的场面,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第二句“天静无风声更干”,天静无风,箭矢飞行的声音更加刺耳,更加干燥,这是对战场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对战争残酷的深刻揭示。 第三句“碧眼胡儿三百骑”,碧眼胡儿是指外族的骑兵,三百骑则形象地描绘出敌军的数量之多。这里的“碧眼”一词,既有对敌军外貌特征的描绘,也有对其野蛮、凶狠的象征意义。 最后一句“尽提金勒向云看”,金勒是马笼头,这里用来代指战马。诗人描绘出敌军全部骑马向云端看去的情景,这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广阔,也暗示了战争的悲壮和壮烈。 整首诗以箭矢的声音为线索,通过描绘战场环境和敌军动态,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壮烈。诗人的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作者介绍
柳开(948年-1001年),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北宋文学家。因官至如京使,世称柳如京。

柳开是开宝六年进士,历任州、军长官,殿中侍御史,提倡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命。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为宋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作品文字质朴,然有枯涩之病,有《河东先生集》。诗作现存八首。

关键词解释

  • 金勒

    读音:jīn lè

    繁体字:金勒

    意思:
     1.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
      ▶南朝·陈·祖孙登《紫骝马》诗:“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
      ▶唐·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 碧眼

    读音:bì yǎn

    繁体字:碧眼

    意思:
     1.绿色的眼睛。
      ▶唐·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诗:“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肤碧眼方瞳子。”
      ▶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 胡儿

    读音:hú ér

    繁体字:衚兒

    意思:(胡儿,胡儿)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
      ▶《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唐·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

  • 三百

    读音:sān bǎi

    繁体字:三百

    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