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塘下行》 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意思:学生将白羽扇,调小木兰花。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塘下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在池塘边等待情人的场景。 首先,诗的开头“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象,夕阳西下,时间已经到了傍晚,而年轻男子早早地回家了。这暗示了他们可能是一对恋人,但因为某种原因,男子需要早早回家。 “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独自在池塘边等待男子的情景。她手中拿着白羽扇,轻轻地扇动着,同时口中可能低声吟唱着木兰花。白羽扇和木兰花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们在这里被用来描绘女子的美丽和柔情。 “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这句诗则描绘了女子眼中的景象,她看到城头的树上栖息着归巢的乌鸦,而她却孤独地待在池塘边。这句诗表达了她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暗示了她对情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的氛围充满了柔情和思念,通过描绘女子在池塘边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孤独寂寞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如白羽扇、木兰花、归巢的乌鸦等,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情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孤独寂寞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
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木兰

    读音:mù lán

    繁体字:木蘭

    英语:magnolia

    意思:(木兰,木兰)

     1.香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

  • 羽扇

    读音:yǔ shàn

    繁体字:羽扇

    英语:lup

    意思:
     1.用长羽毛制成的扇子。
      ▶晋·陆机《羽扇赋》:“昔楚襄王会于章臺之上……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

  • 木兰花

    引用解释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唐 、 五代 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 五代 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 宋 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

  • 白羽

    读音:bái yǔ

    繁体字:白羽

    意思:
     1.白色羽毛。
      ▶《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 兰花

    读音:lán huā

    繁体字:蘭花

    短语:

    英语:orchid

    详细释义:兰科植物的统称。为多年生草本。叶多数丛生,细长而尖,平行脉。花茎自叶中抽出,上有一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