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新安后途中寄卢中丞二首》 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

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

意思:晚树萧萧蟋蟀愁,风帘似水满床秋季。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发新安后途中寄卢中丞二首》

全文赏析

首先,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描绘了夜晚风景和情感的诗。诗中的第一句“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描绘了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在楼上欣赏笙歌的场景,给人一种纸醉金迷的感觉。而“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则表现了诗人此刻已经离开了那个繁华的场所,回首望去,只有满眼的丛山和云雾。 接下来的诗句“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通过晚树、促织、风帘和秋床等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寂静而带有一些忧郁的秋夜景象。而最后一句“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则再次提到了笙歌,与第一句呼应,同时用“千山不碍”来形容笙歌和月亮的穿透力,进一步强调了那种沉浸在音乐中的感觉。 整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宁静而稍带忧郁的感觉,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多彩和人生的变幻。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音乐、尤其是对笙歌的赞美,表现了音乐对人们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
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
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
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促织

    读音:cù zhī

    繁体字:促織

    英语:yard grass

    意思:(促织,促织)
    蟋蟀的别名。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唐·杜甫《促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