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春即事》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意思: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出自作者[宋]叶采的《暮春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暮春即事》,是写古时的读书人,一心埋头书案,浸沉在书中的那种专注精神。十分宁静的书室,垂柳飞絮的季节,春风娇弱的日子,屋里似乎没人,几只麻雀儿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赖在砚台上不肯动弹,竟然无人拂拭。书室的宁静是由动态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这里感觉不到人的影响。不然,麻雀不能闲步书案,柳絮那得安卧砚台。这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书室里其实有人,那是诗人,“闲坐小窗读《周易》”。然而,书室却宁静得似乎没有人的存在,看来书室的一切动静同诗人都毫不相干,他如老僧入定,全部心思都在《周易》这本书上呢。书室的宁静正衬托出诗人的宁静。
结句“不知春去几多时”是推进一层的写法,拓展了全诗的时间容量。诗句描写的是眼前之景,表现的却是一春之事,花开花落纯任自然,诗人未曾留意,何尝动心。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这只是这首诗的表层意思。
“闲坐小窗读《周易》”,《周易》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的理论基础,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着痕迹地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当诗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学世界中的时候,内心世界一片从容,一片自然和乐,世间万物都不能进入他的意识。诗人表现的是他的理学涵养功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作者介绍
叶采,字仲圭,号平巖。南宋时期官员,建阳(今福建)人,叶味道之子。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一二有传。

关键词解释

  • 周易

    读音:zhōu yì

    词语解释

    ⒈  简称《易》。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内容包括《易经》、《易传》。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河流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含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

    国语辞典

    周易

  • 闲坐

    读音:xián zuò

    繁体字:閑坐

    英语:sit back for a chat or enjoy one\'s leisure

    意思:(闲坐,闲坐)
    亦作“闲坐”。
     闲暇时坐着没事做

  • 小窗

    读音:xiǎo chuāng

    繁体字:小窗

    造句:

  • 多时

    读音:duō shí

    繁体字:多時

    英语:a long time

    意思:(多时,多时)
    很长时间。
      ▶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云近蓬莱常五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