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西施(一作郑遨诗)》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

意思:素面已云妖,再着花钿装饰。

出自作者[唐]杜光庭的《咏西施(一作郑遨诗)》

全文创作背景

《咏西施(一作郑遨诗)》是唐代诗人杜光庭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西施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方面,可能与唐代社会风气和文人雅趣有关。唐代社会开放包容,文化艺术繁荣,诗人们喜欢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西施作为古代美女,自然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此外,杜光庭可能也对西施的遭遇产生了共鸣,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社会文化背景、诗人自身的情感以及对西施命运的感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
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作者介绍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

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

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将以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概括意旨,对“重玄之道”尤其推重。其思想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不融佛教,保持道家本色。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关键词解释

  • 素面

    读音:sù miàn

    繁体字:素麵

    英语:vegetarian noodles

    意思: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
      ▶唐·李白《赋牵牛》诗:“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
      ▶前蜀·杜光庭《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