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蝉》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意思:从这个最能惊赋客,考虑在何处转飞蓬。

出自作者[唐]徐夤的《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寒蝉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寒鸣宁与众虫同”直接描绘了寒蝉与其他虫子的不同之处,突出其寒冷的鸣叫,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第二句“翼鬓緌冠岂道穷”则通过描绘蝉的头部特征,表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到底。 “壳蜕已从今日化”和“声愁何似去年中”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蝉的生命历程,从脱壳到鸣叫,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生命的挣扎和变化,让人感叹生命的奇妙和坚韧。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两句则描绘了蝉的生活环境,早晨催促菊花开放,晚上又催促着槐树叶子落下,表现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则表达了诗人对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蝉是最能让人惊奇的生物,因为它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变化和挑战。而诗人自己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变化和挑战,就像转蓬一样。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寒蝉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蝉的生命历程,诗人也传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关键词解释

  • 飞蓬

    引用解释

    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2.比喻轻微的事物。《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许维遹 案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从此

    读音:cóng cǐ

    繁体字:從此

    短语: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

    英语:thence

    意思:(从此,从此)<

  • 最能

    读音:zuì néng

    繁体字:最能

    意思:指最习于水性。能,习。
      ▶唐·杜甫《最能行》:“瞿唐漫天虎鬚怒,归州长年行最能。”
      ▶仇兆鰲注:“此备言在水能事……歷瞿唐虎鬚而无恙,故以最能见称。”

  • 客计

    读音:kè jì

    繁体字:客計

    意思:(客计,客计)
    客中的生计。
      ▶宋·王禹偁《七夕》诗:“客计鱼脱泉,年光蚁旋磨。”
      ▶明·邵璨《香囊记•途叙》:“携取琴书笔砚,行装只半肩,客计甚萧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