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流民叹》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意思:灾祸流行当然没有时间,尧汤水旱人不知道。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流民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朔方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后的惨状,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权者未能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批评。 首段描述了朔方多年来没有好雨,五种不入,春秋两季的祭祀也无法举行。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一场突然的地震,如同巨鳌再次抬游三山,摧毁了许多房屋,压死了许多老弱病残,冤声不断,随着洪流继续蔓延。 随后,作者描述了地面的状况,水势汹涌,十户之中有八九户的家中生鱼头。随着澶渊渡河的日数增加,河北不知虚了多少州,许多人背井离乡,无处求生,耕牛也没有。初来时还能得到一些空地,但后来的人将何以为生呢? 诗中表达了对刺史守令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真正分担国家的忧虑,对哀痛和命令能如父母般执行。然而,作者也指出了朝廷中的问题,朝廷已经启用伊尹、吕尚等名臣,但何时才能看到人民安定呢? 诗的结尾再次表达了对当权者疏远之谋难以陈述的无奈,市井的三言两语可能成为虎,灾祸和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尧汤、水旱时期人们也不知道。最后,作者以桓侯之疾作比,扁鹊治病的故事为喻,呼吁当权者能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和对人民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
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
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後至将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
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水旱

    读音:shuǐ hàn

    繁体字:水旱

    英语:floods and droughts; land and water

    意思:水涝与干旱。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

  • 无时

    读音:wú shí

    繁体字:無時

    意思:(无时,无时)

     1.不定时,随时。
      ▶《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 祸灾

    读音:huò zāi

    繁体字:禍災

    意思:(祸灾,祸灾)
    灾害;灾难。
      ▶《国语•楚语下》:“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荀子•劝学》:“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清·刘大櫆《伯兄奉之墓志铭

  • 流行

    读音:liú xíng

    繁体字:流行

    短语:盛 兴 流通

    英语:prevalent

    意思:
     1.广泛传布;盛行。
      ▶《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

  • 汤水

    读音:tāng shuǐ

    繁体字:湯水

    英语:soup

    意思:(汤水,汤水)

     1.热水;开水。
      ▶《水浒传》第三二回:“讨些汤水洗漱了,吃些醒酒之物,便来拜了那人,相叙旧话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