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元前再金题南庄壁二首》 万方瑞物问何在,五世誓书知谩为。

万方瑞物问何在,五世誓书知谩为。

意思:万方吉祥物问在哪里,五代誓书知道欺骗是。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上元前再金题南庄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对古今之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古今之祸此云奇”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社会动荡、祸乱频仍的景象。云奇,据《晋书》记载,是前凉国君张天锡的宠臣,因贪赃枉法而获罪,张天锡因此被废。此句中,诗人借云奇之祸喻指古今之祸,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倏忽犬戎城下师”一句,诗人用犬戎攻破城池的典故,暗示了时局的不安稳,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苦难的同情。 “犯阙过于侯景速,劫君更比禄山危”两句,诗人用侯景、安禄山两人的事迹来比喻古今之祸,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侯景曾谋反叛乱,劫持梁武帝萧衍;安禄山则发动叛乱,导致唐王朝的动荡。 “万方瑞物问何在,五世誓书知谩为”两句,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期盼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瑞物,吉祥之物,象征着太平盛世;五世誓书,指五世同心的誓约,是古代帝王对臣民的承诺。然而,现实却是战乱频仍,誓约成空。 最后,“祸茌群凶谁首尾,京如狼虎黼狐狸”两句,诗人对祸害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矛头直指那些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恶势力。京如狼虎黼狐狸,是对那些为非作歹者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愤慨和痛恨。 整首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对古今之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使得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够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今之祸此云奇,倏忽犬戎城下师。
犯阙过于侯景速,劫君更比禄山危。
万方瑞物问何在,五世誓书知谩为。
祸茌群凶谁首尾,京如狼虎黼狐狸。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五世

    读音:wǔ shì

    繁体字:五世

    意思:家族世系相传的五代。父子相继为一世。
      ▶《礼记•大传》:“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论语•季氏》:“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明·文徵明《戊

  • 万方

    读音:wàn fāng

    繁体字:萬方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英语:all place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 瑞物

    读音:ruì wù

    繁体字:瑞物

    意思:象徵吉祥之物,如凤凰、麒麟、嘉禾、甘露等。
      ▶唐·李白《明堂赋》:“若乃高宗绍兴,祐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
      ▶宋·周密《齐东野语•祥瑞》:“﹝永平﹞四年,麟见昌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