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献尚父大王》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

意思:几年铁甲定束瓯,夜渡长江山看斗牛。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献尚父大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位将军在东瓯地区(今浙江南部)的军事成就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数年铁甲定东瓯”:这句诗描述了这位将军在东瓯地区带领铁甲军队经过数年的艰苦战斗,成功地稳定了局势。铁甲军队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表明这位将军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 2. “夜渡江山瞻斗牛”:这句诗描绘了这位将军在夜晚渡过江山的场景,他仰望星空,斗牛星座象征着胜利和成功。这句诗表达了这位将军在战斗和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3. “今日朱方平殄后”:这句诗描述了这位将军在朱方地区(可能是指某个城市或地区)成功平定叛乱,恢复了秩序。 4. “虎符龙节十三州”:这句诗描绘了这位将军在十三州(可能是指东瓯地区)的管辖下,拥有虎符龙节等象征权威的物品。虎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龙节是代表皇帝或地方长官的荣誉标志。这句诗表达了这位将军在东瓯地区的权威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将军在东瓯地区的军事成就,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这位将军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
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东瓯

    读音:dōng ōu

    繁体字:東甌

    意思:(东瓯,东瓯)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铁甲

    读音:tiě jiǎ

    繁体字:鐵甲

    短语:军服 装甲

    英语:cuirass

    意思:(铁甲,铁甲)

     1.古代用铁片连缀成的战衣。
      ▶唐·高适《睢阳

  • 斗牛

    读音:dòu niú

    繁体字:鬥牛

    短语:斗鸡

    英语:bullfight

    意思:(参见斗牛)

     1.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