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 品题经二紫薇公,携袖中诗访老农。

品题经二紫薇公,携袖中诗访老农。

意思:品评经二紫薇公,带袖中诗访老农。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紫薇公和老农的品评、访谈,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感慨的诗。 首联“品题经二紫薇公,携袖中诗访老农”,诗人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老农,同时对紫薇公也进行了品评。“经二”暗示紫薇公是当地有名的贤者,“携袖中诗”则显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交谈的尊重。 颔联“远祖似曾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风”,诗人对紫薇公的家世进行了推测,并对其前身进行了想象,认为他可能是古代淳朴民风的化身。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暗示,使得紫薇公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颈联“自怜槁木灰生意,绝怕菱花照丑容”,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反思。“槁木灰生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趣和乏味,“绝怕菱花照丑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外貌的不满和焦虑。这一联通过自嘲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尾联“但愿海乡鱼稻熟,耄夫不复问穷通”,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接受。“海乡鱼稻熟”暗示了田园生活的富饶和美好,“不复问穷通”则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接受。这一联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紫薇公的形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接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品题经二紫薇公,携袖中诗访老农。
远祖似曾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风。
自怜槁木灰生意,绝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乡鱼稻熟,耄夫不复问穷通。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老农

    读音:lǎo nóng

    繁体字:老農

    英语:old farmer; experienced peasant; farmer

    意思:(老农,老农)
    经验丰富的农夫。
      ▶《论语•子路》:“

  • 品题

    读音:pǐn tí

    繁体字:品題

    英语:appraise

    意思:(品题,品题)

     1.品评的话题、内容。
      ▶《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

  • 紫薇

    读音:zǐ wēi

    繁体字:紫薇

    英语:crape myrtle

    意思:
     1.花木名。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落叶小乔木,树皮滑泽,夏、秋之间开花,淡红紫色或白色,美丽可供观赏。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