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

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

意思:白云乡思念远方,黄图退路难。

出自作者[唐]骆宾王的《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表达复杂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首句“丽谯通四望,繁忧起万端。”中的“丽谯”指的是华丽的小楼,诗人通过登上小楼眺望四周的景色,引发了各种忧虑和烦恼。这里的“通四望”描绘了诗人向外观察的广阔视野,而“万端”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纷繁复杂的忧虑和思考。 “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这两句诗描绘了小楼的精美雕刻和初寒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小楼的精致和夜晚的清冷。绮疏是精美的镂空窗子,晚魄则是指夜晚的月光。镂槛则是指雕刻精美的栏杆。 “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之路的忧虑。诗人可能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因此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他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到故乡,因此感到归路艰难。 “唯馀西向笑,暂似当长安。”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忧虑之余,只能对着西边的月亮微笑,这种短暂的快乐似乎只有在长安时才能体会到。这里诗人用“西向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涩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表达复杂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了坚韧和乐观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归乡之路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丽谯通四望,繁忧起万端。
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
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
唯馀西向笑,暂似当长安。
作者介绍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关键词解释

  • 思远

    读音:sī yuǎn

    繁体字:思遠

    意思:(思远,思远)
    谓追思先人。
      ▶《汉书•礼乐志》:“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
      ▶晋·郭璞《登百尺楼赋》:“情眇然以思远,怅自失而潜愠。”

  • 白云乡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 武皇帝 ( 汉武帝 )求白云乡也。”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乡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鄉思

    英语:nostalgia

    意思:(乡思,乡思)
    对故乡的思念。
      ▶南朝·梁·何逊《渡连圻》诗之二:“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