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秋言怀》 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意思:沉沉蓬莱阁,一天晚上乡思多。

出自作者[唐]魏征的《暮秋言怀》

全文赏析

《暮秋言怀》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魏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暮秋时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暮秋草木黄”,以“暮秋”二字开篇,点明了诗的时间背景。此时的秋天已经接近尾声,草木开始枯黄,预示着生命的凋零。这里的“草木黄”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的隐喻。 第二句“白露为霜时”,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白露是秋天的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降低,露水凝结成霜。这里的“白露为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逝。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夕阳西下迟”,通过对夕阳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即将结束,而“迟”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这里的夕阳也可以看作是诗人自己的象征,他在感叹时光荏苒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一句“愿为双鸿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鸿鹄是一种高飞的大雁,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鸿鹄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的来说,《暮秋言怀》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透露出一种壮志凌云、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
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
作者介绍 魏征简介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关键词解释

  • 蓬莱阁

    引用解释

    1.阁名。在 山东省 蓬莱县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间建阁, 明 万历 年间增建了 吕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诗:“ 蓬莱阁 下花多少, 清旷亭 前水浅深。”

    2.指秘书省或秘书监。 唐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暂阻 蓬莱阁 ,终为江海人。”亦省作“

  • 蓬莱

    读音:péng lái

    繁体字:蓬萊

    英语:Peng Lai

    意思:(蓬莱,蓬莱)

     1.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

  • 乡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鄉思

    英语:nostalgia

    意思:(乡思,乡思)
    对故乡的思念。
      ▶南朝·梁·何逊《渡连圻》诗之二:“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明·

  • 沉沉

    读音:chén chén

    繁体字:沉沉

    英语:heavy

    近义词: 深沉、沉重

    详细释义:1.盛大的样子。淮南子??m真:『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