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晚》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舟阁岸斜。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舟阁岸斜。

意思: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退渔船合岸斜。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秋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边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象,以及渔民生活的诗。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美,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边日落的壮丽景色和渔民的日常生活。 首句“江头落日照平沙”,描绘了日落时分江边的景象。落日照射在江边的沙滩上,给平静的沙滩渡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辉,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 “潮退渔舟阁岸斜”描绘了潮水退去后,渔舟搁浅在岸边的情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渔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也暗示了渔民们的生活状态,他们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与潮汐、江流等自然现象息息相关。 “白鸟一双临水立”这句诗描绘了一对白鸟在江边水域上伫立的情景。这一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一对白鸟的形象,展现了江边的宁静和生机。 “见人惊起入芦花”是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当人出现时,白鸟惊起,飞入芦花丛中的情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白鸟的动态美,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人与自然在和谐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边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象和渔民的日常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表达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舟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平沙

    读音:píng shā

    繁体字:平沙

    意思: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歷乱转蓬根。”
      

  • 渔舟

    解释

    渔舟 yúzhōu

    [fishing boat] 渔船

    引用解释

    渔船。 南朝 梁 刘孝威 《登覆舟山望湖北》诗:“荇蒲浮新叶,渔舟绕落花。” 唐 杜甫 《初冬》诗:“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