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意思:丞相百官长,两朝担任此官。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丞相的,他担任了百僚之长,两朝都担任了这个官职,表现出云雷般的成功和翊圣天地安的稳定。他不追求南宫的富贵,只向往东山的宁静生活。他的住宅占据了凤城的胜地,窗户中可以看到云岭的美景。午时在松轩中休息,夏日里在藤斋中感受到清凉。他的身上佩戴着女萝,金印闪耀着牡丹的光彩。山蝉在衣服上鸣叫,野鼠在药盘上爬行。他有时会披着道书,整天不戴帽子。他很幸运能够进入省闱,常常感到在门阑中的快乐。他希望能够再次担任衡长,期待着展翅高飞。 这首诗的用词精炼,描绘出了一位丞相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中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丞相的期望和祝福,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
不矜南宫贵,只向东山看。
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午时松轩夕,六月藤斋寒。
玉珮罥女萝,金印耀牡丹。
山蝉上衣桁,野鼠缘药盘。
有时披道书,竟日不著冠。
幸得趋省闱,常欣在门阑。
何当复持衡,短翮期风抟。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丞相

    读音:chéng xiàng

    繁体字:丞相

    英语:ancient term for secretary of state

    意思:
     1.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
      ▶战国·秦悼武王二

  • 百僚

    读音:bǎi liáo

    繁体字:百僚

    英语:all the officials

    意思:亦作“百寮”。
     百官。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孔传:“僚、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