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废宅叹》 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

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

意思:死亡就不是这样,避难迁移他乡。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废宅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悲怆而沉重的语气,描绘了一座曾经繁华而如今荒凉破败的宅院。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战争和政治动荡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无奈。 首先,诗中描述了宅院的现状。桂柏依然苍翠,但楼阁已经倾卸,下有室与堂。窗户半拆卸,髹漆留余光。釜去存破灶,画剥欹颓墙。这些细节描绘出宅院的破败和冷清,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战争的残酷。 接着,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宅院昔日的繁华景象。日夜崇豆觞,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这些描述让人想象出一幅和谐、繁荣的画面,但这种想象与现实的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安所往?这个问题揭示了战争和政治动荡给人们带来的迷茫和无助。他们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这种无助和迷茫的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接着,诗人分析了人们离开这里的原因。他指出,他乡亦不远,深阻逾磵冈。避兵移他乡。这里的人们为了逃避战争而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寻找一个能够暂时安身的地方。这种无奈的选择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影响。 最后,诗人引用了古人的话,指出避役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惟有避役难,追逮穷所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政治动荡的无奈和悲愤,也表达了对那些被迫逃避政治压迫和剥削的人们深深的同情。 整首诗以一种沉重的语气,描绘了战争和政治动荡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无奈。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兹为何人宅,桂柏犹苍苍。
楼阁已倾卸,下有室与堂。
窗户半拆卸,髹漆留余光。
釜去存破灶,画剥欹颓墙。
想见全盛时,日夜崇豆觞。
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
问今安所往,岂不有死丧。
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
他乡亦不远,深阻逾磵冈。
自古有避地,兵来尚可避。
惟有避役难,追逮穷所至。
昔住大宅人,今为忍冻民。

关键词解释

  • 他乡

    解释

    他乡 tāxiāng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alien land]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引用解释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

  • 不然

    读音:bù rán

    繁体字:不然

    短语:要不 不然

    英语:no

    意思:
     1.不合理;不对。
      ▶《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 死丧

    读音:sǐ sàng

    繁体字:死喪

    意思:(死丧,死丧)

     1.死亡。
      ▶《诗•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尉缭子•战威》:“死丧相救,兵役相从,此民之所励也。”
      

  • 则不

    读音:zé bù

    繁体字:則不

    意思:(则不,则不)
    不但,不止。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摺:“封家姨也,则不俺思凡。”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摺:“这钱则不那穷的每争,便这富的每也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